http://www.gxbajiao.org 广西八角网
初冬时节,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宁海村农民仍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田园大棚中黄澄澄的哈密瓜挂满枝架,西红柿、辣椒等瓜果相映成趣。宁海村支书吴荣芬说:“我们村家家有发财棚,户户有致富园,今年前三季度仅大棚种植人均收入1万多元。”如今,在北海驱车国道,漫步乡村,扑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田野花果飘香,江湖碧波如翠,村庄景色宜人。
“广西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市”、“首批国家(合浦)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一张张金名片,昭示着北海生态农业集约发展、产业升级。
1 集约而动,迈出生态农业步伐
初冬的北海,滩白水美,翠鸟翩跹。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529公里的海岸线,2324平方公里的江河流域,以及农民人均1.6亩耕地的拥有量,让人称羡。然而,曾几何时,这里的金土地却没有成为农业发展的优势,由于农业收入偏低,农民宁可外出打工赚钱,传统农业对促进农民增收乏力。
北海农业如何破题,农民增收怎样实现?
2009年初,刚刚履新的北海市委书记王小东就多次组织干部和专家深入乡村调研。经过研讨,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日渐清晰起来。
在示范带动上“排兵布阵”,北海市加快发展以南流江流域为重点的优质高产粮食120万亩、以合灵公路沿线乡镇为重点的优质高效蔬菜50万亩、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等10大特色优势产业带,建设东江冬春豆角、宁海大棚果蔬、涠洲岛香蕉等一批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通过集成推广先进配套技术,特色产业带和示范基地在质量、规模、农民增收上凸显了辐射带动效应。今年以来,仅合浦县九坡超级稻示范基地,平均每亩节本增收300元,带动全市种植超级稻22万亩,亩增收220元;东江冬春豆角基地带动全市种植豆角10万多亩,种植户人均增收超过1800元。
针对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窘境,北海市近两年来投入3.25亿元建设20个高效设施农业基地,辐射带动全市设施农业面积13.3万亩,其中设施大棚突破3万亩,取得了节地、节水、节肥、节能和增产、增效、增值、增收的显著效果。设施大棚每亩1万元左右的投入,即可实现“一造超3万、两造超5万”的产出,种植户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去年,北海市被自治区授予“高效设施农业示范推广突出贡献奖”。
为撑起生态农业的强大“骨骼”,北海市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目前,全市43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已成为种植、养殖、加工、流通、休闲观光等领域领头羊,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30%,提升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力、贡献力。
2 入市而兴,土地流转成“金盆子”
入冬,银海区平阳镇平阳村怡林园林基地一派葱茏,团团簇簇的花儿,吸引着寻芳的蝴蝶,令人心旷神怡。“这个园林基地总面积1万多亩,种植花卉品种400多个,年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花农年户均增收5万多元。”平阳村党支部书记林贵说到本村的园林基地时如数家珍:“这都是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
“以前在自家地里种玉米,一亩地一季最多收获400公斤,刨掉农药、化肥后剩不了几个钱。”在怡林园林基地打工的邱嫂算着账,“现在拿家里的地入股公司并打工,分红又拿工钱,收入翻了几番,土地成了金盆子。”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北海市采取三种方式积极推行农村土地流转:一是种植大户经营模式。在原有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由个别有经济能力并有农业生产和管理经验的种植大户出资承包其他村民的土地,实施连片规模种植、统一经营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二是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农民自愿以入股方式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民主管理决策权、收益分配权,对土地进行统一集约经营,所得收益按股份分配给农民。三是龙头企业经营模式。龙头企业以承包、租赁或股份合作的方式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商品生产,形成适当集中与分散生产相结合条件下的规模生产优势。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9.94万亩(不含林地),占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22%,涉及农户5.5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2%,城郊蔬菜、西甜瓜、花卉等都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设施化栽培和集约化发展。
让土地等生产要素合理“入市”,为项目落地生根提供了沃土,有效地推进了农业综合开发。近三年来,全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5个,投资9300多万元,促进了生态农业规模经营。
3 循环经济,加速传统农业转型
在合浦东园家酒生态基地的4000多亩奶水牛养殖基地、珍珠养殖场和生态园,放眼望去,满目尽是绿色的音符在跳荡。这里采取酒厂生产的下脚料和种植的牧草来饲养畜禽鱼,畜禽粪便统一排进沼气池,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来蒸酒蒸饭和发电,产生的电为酒厂提供能源支持,沼气池产生的残渣和鱼塘产生的塘泥、塘水被用来种植牧草、果树和无公害蔬菜。这种环保又省钱的生产模式,促进了基地滚动发展,不断壮大。最近,该基地荣获“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广西首批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这是北海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缩影。
今年以来,北海市大力推广“猪(其他畜禽)-沼(沼气池)-果(其他作物)-灯(诱虫灯)-鱼(养鱼)”优良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扶持培育生态富民小康示范户2000多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引导群众由“要我干”到“我要干”转变。如今,园地养猪、坡地养鸡、稻田养鸭、圈塘养鱼等循环种养模式已呈燎原之势,破解了种养污染、疾病传播和肉品安全三大难题,带动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与此同时,围绕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行“标准+农户+基地+公司”发展模式,全市已获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88.8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4%,涵盖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作物,还珠蔬菜、孙东蔬菜、银友哈密瓜等无公害农产品饮誉区内外。
如今,天然氧吧、大棚菜、农家乐、生态园……一系列“绿色”名片让北海人气急升,还促进了旅游业快速发展。今年1-10月,全市接待游客1358万人次,同比增长22.73%。
编辑:广西八角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服务中心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投诉建议 |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及注册会员个人提供,请参与者自行负责和辨识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站不做担保和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